1 概述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准确获取和分析不同时间节点的数据,对于把握业务趋势、做出科学决策至关重要。例如,企业在评估财务状况时,需要对比年初和年末的资产余额;以往在处理余额类指标时,无法满足用户快速获取期初期末数据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痛点,快速计算、计算度量向导数支持期初期末功能,帮助用户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
信息 |
---|
1、期初期末系列计算所使用的时间层次必须包含日,否则算不出来。 2、期初期末(累计):当是时间层次年月时,不跨年,会重新计算。 3、目前期初期末不支持时间区间计算。 4、快速计算计算出来的期初期末,当遇到空值时,系统是不会自动追溯至最近的非空值日期。系统将返回指定时间层次的实际数据,即使该数据为空。如果要返回非空,需要使用计算度量-向导创建。 5、函数创建期初期末可查看:期初期末。 |
1.1 定义
若分析区域维度栏包含 时间层次 字段,则时间层次支持的计算类型如下所示:
使用条件 | 支持计算内容 | 说明 | |||||||||||||||||||||
---|---|---|---|---|---|---|---|---|---|---|---|---|---|---|---|---|---|---|---|---|---|---|---|
分析区域维度栏包含 时间层次字段情况下使用。 | 期初值(时点) | 期初值(时点数):上一期的期末值;
| |||||||||||||||||||||
期初值(累计) | 上一期的期末累计值。
举例:当前日期是2025年2月,则“期初值(累计)”是2025年1月31日那天的“累计值”。 | ||||||||||||||||||||||
比期初增长(时点) | 本期值 - 期初值(时点) | ||||||||||||||||||||||
比期初增长(累计) | 本期累计值 - 期初值(累计) | ||||||||||||||||||||||
比期初增长率(时点) | (本期值 / 期初值(时点) - 1)* 100% | ||||||||||||||||||||||
比期初增长率(累计) | (本期累计值 / 期初值(累计) - 1)* 100% | ||||||||||||||||||||||
期末值(时点) | 期末值(时点数)指的是本期最后一日(当日)的数据。
| ||||||||||||||||||||||
期末值(累计) | 本期的期末累计值。
|
2 快速计算-示例说明
以产品内置的”订单模型“为例,演示期初期末系列指标创建与显示。
前提:确认数据模型创建了对应的时间层次并且时间层次包含”年月日“层次:
1、基于订单模型创建透视分析,按”年月日“时间层次查看销售额以及它的销售额期初值(时点)、期初值(累计)、期末值(时点)、期末值(累计)
时间层次 | |
---|---|
年月日 | 期初值(时点):指的是上一日的值 |
期初值(累计):从上一日一直累加的值 | |
期末值(时点):指本日的值。 | |
期末值(累计值):就是累计值。 |
2、基于订单模型创建仪表盘,按”年月“时间层次查看销售额以及它的销售额期初值(时点)、期初值(累计)、期末值(时点)、期末值(累计)
时间层次 | |
---|---|
年月 | 期初值(时点):上个月最后1天的值,如果跨年,就取上一年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的值。 |
期初值(累计):上个月最后1天的值,如果跨年,会重新计算,即1月份期初值累计都是0 | |
期末值(时点):月份最后一天的值。 | |
期末值(累计值):就是累计值,会一直累计,会跨年累计。 |
3、基于订单模型创建仪表盘,按”年“时间层次查看销售额以及它的销售额期初值(时点)、期初值(累计)、期末值(时点)、期末值(累计)
时间层次 | |
---|---|
年 | 期初值(时点):上一年最后1天的值。 |
期初值(累计):上一年最后1天的值。 | |
期末值(时点):上年最后一天的值。 | |
期末值(累计值):就是累计值,会一直累计,会跨年累计。 |
2 向导-示例说明
在数据模型计算度量以及报表层的计算度量也支持向导创建期初期末:
与快速计算不同的是,这里是指定时间层次进行计算以及可以选择是否追溯。
时间层次:指定了时间层次,即使在报表层的行列轴上拖入了其他的时间层次,仍然会按照指定的时间层次计算得出结果。
是否追溯:默认否,与快速计算结果一直,即使是数据空,仍会返回空;如果选择 ”是“,会一直往前找到有数据的记录,并且返回对应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