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树结构
转至元数据结尾
转至元数据起始

透视分析中可以实现时间计算功能,如同期值、环比等。

时间函数

时间函数的说明如下:

时间函数计算方法说明
同期同期值同期数据
同期比本期值/同期值*100%
同期增长本期值-同期值
同期增长率(本期值/同期值-1)*100%
前期前期值前期数据
环比本期值/前期值*100%
环比增长本期值-前期值
环比增长率(本期值/前期值 -1 )*100%
期初期末期初值(时点数)指的是上一日的数据
期末值(时点数)指的是最后一日(当日)的数据
期初值(累计值)指的是本年度中当日之前的所有数据之和
期末值(累计值)指的是本年度中当日及之前所有日期的数据之和
日均年日均从本年1月1日到当前日期的累计值除以从本年1月1日到当期日期天数
半年日均半年累计值除以从本半年的第一天到当前日期的天数
季日均季累计值除以从本季1号到当前日期的天数
月日均月累计值除以从本月1号到当前日期的天数
旬日均旬累计值除以从本旬第一天到当前日期的天数
累计值年累值从本年1月1日到当前日期的累计数
半年累值从本半年的第一天到当前日期的累计数
季累值从本季的1号到当前日期的累计数
月累值从本月的1号到当前日期的累计数
旬累值从本旬的第一天到当前日期的累计数
增长值比年初增长值就是当前的时点值减去1月1号的时点值
比季初增长值当前的时点值减去当前日期所在季度的1号的时点值
比月初增长值当前的时点值减去当前日期所在月份的1号的时点值
增长率

比年初增长率

(比年初增长值/1月1号的时点值)*100%

比季初增长率比季初增长值/当前日期所在季度的1号的时点值)*100%
比月初增长率比月初增长值/当前日期所在月份的1号的时点值)*100%

时间计算逻辑

在进行时间计算时,是有一个时间频度的概念的,时间频度与基准时间层次或者行列区选择的时间层次有关,因而时间计算的逻辑也不同。

  • 基准时间层次为“年”时,日的同期值为上一年同一天的数据,如:2015-01-01,在年报表中的同期值为 2014-01-01的数据;
  • 基准时间层次为“月”时,日的同期值为上一月同一天的数据。如:05月01日,在月报表中的同期值为04月01日的数据。

透视分析的时间计算,按照如下逻辑规则进行时间频度确定:

时间计算示例一示例二

同期

时间频度与时间计算字段的“基准时间层次”一致。

基准时间层次为“年”时,每个日期的同期值是取上一年同一天的数据。

比如2016年1季度的年同期值就是2015年1季度的销售量数据。

基准时间层次为“月”时,每个日期的同期值是取上一月同一天的数据。

比如2015年1季度2月的月同期值就是2015年1季度1月的销售量数据。

前期

时间频度与行列区选择的时间层次有关。

行列区选择的时间层次为:年份、季度、月份,则销售量的前期值为上一月的数据。

如图,2016年1季度2月的前期值为2016年1季度1月的数据。

行列区选择的时间层次为:年份、季度,则销售量的前期值为上一季度的数据。

如图,2015年2季度的前期值为2015年1季度的数据。

期初期末

期初计算逻辑:

期初值(时点数)指的是上一日的数据。 

期初值(累计值)指的是本年度中当日之前的所有数据之和。

期末计算逻辑:

期末值(时点数)指的是最后一日(当日)的数据。

期末值(累计值)指的是本年度中当日及之前所有日期的数据之和。

注:

1、期初期末计算逻辑是以“日”为单位,待选列中必须含有“年、月、日”这三个时间层次。

2、累计值是不可跨年计算的。

3、期初值(时点数)和期末值(时点数)支持时间段查询。详情参见 期初值(时点数)/期末值(时点数)

期初计算示例:

2016-09-04的上一日是 2016-09-03。

2016-09-04的期初值(时点数)就是2016-09-03的数据:77。

2016-09-04的期初值(累计值)就是2016年中从2016-09-01到2016-09-03的所有数据之和,即54+92+77=223 。

期末计算示例:

2016-09-04的期末值(时点数)就是当天的数据:321。

2016-09-04的期末值(累计值)就是2016年中从2016-09-01到2016-09-04所有数据之和,即54+92+77+321=544。

累计、日均、增长值、增长率

时间频度与时间计算字段的“基准时间层次”一致。

注:

日均和累值必须要有年月日维度,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则显示为空


设置基准时间层次为“月”,表格如图:

表格的时间计算解读如下:

月累值:2016-01-06的月累值是指2016年1月1日至6日这六天数据的合计值,由于数据中只有1、2、3、6日的数据,则其月累计值即为这四天数据的合计值:620。

月日均:2016-01-06的月日均公式为“当月累值/天数”,月累值我们已经算出是“620”,天数从2016年1月1日至6日总计是6天,因此“620/6”的值约等于“103.33”即为其月日均。

比月初增长值:2016-01-06的比月初增长值为“2016-01-06这天的值减去当月第一天(2016-01-01)的值”即“50-254=-204”。

比月初增长率:2016-01-06的比月初增长率为“其比月初增长值/当月第一天(2016年1月1日)的值”即“-204/254”,其计算结果“-80%”则为2016-01-06的比月初增长率。

期初值(时点数)/期末值(时点数)

期初值(时间点数)和期末值(时点数)支持时间段的情形,下面我们将以下图的数据表为数据对比依据,通过示例来详细说明不同时间段情形的取数逻辑:

期初值(时间点数)和期末值(时点数)在各时间段情形中的取数逻辑如下:

情景描述取数逻辑取数示例

有时间段条件;

数据表格中无任何时间信息字段;

时间频度基准为“年-月”;

期初值(时点数取时间段内起点月份上一个月最后一天的值,从原库中取数;

期末值(时点数):取时间段内终点月份最后一天的值;

表格中没有“年、季、月、日”中任意的时间信息,因此频度基准是“年-月”,并且根据筛选条件的日期范围,则:

期初值(时点数)取的是上个月最后一天的数据,即2015-12-31的值;

期末值(时点数)取的是当前时间段最后一天的数据,即2016-1-14的值。

有时间段条件;

数据表格中有时间信息字段;

以时间信息字段的时间频度为基准;

期初值(时点数):取前一频度最后一天的值,从原库中取数;

期末值(时点数):取时间段内当前频度最后一天的值;

表格中没有“年、季”的时间信息,因此频度基准是“季”,并且根据筛选条件的日期范围,则:

期初值(时点数)取的是上一季度最后天的数据,即2015-12-31的值;

期末值(时点数)取的是当季最后一天的数据,即2016-01-14的值。